日历

2025 - 7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 2025 - 7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2-11-17

古典诗词学习资料总汇之二

五律的四种格式: n|<uqS  
`5 5kk"t  
由于格律是的格式比较枯燥,所以我们在讲格式的时候会穿插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知识,从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来看,她是采用的反学法,就是先学格律诗,后学古体诗。我们也采用这个办法。 t(Es6icA  
tUk7Hu  
大家以前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词汇,说某某的作品不合格律,又或者说这个作品某某处出律,也有人听说过这样的词汇如“律句  ” 或者马踢韵一类的,今天我们就讲这个,我们先来看下什么是律句。 2B= qcIC  
aZI. aC  
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 1/N%qty  
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 2#=kG  
例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仄仄平平平仄平。 IUe4<  
我们看下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平仄交替使用。 M*+E  
又如 红尘幻若指间沙。这个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QO>S%b @  
句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交错使用的 k8Z/ O!ns  
这样会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这个是格律诗语感节奏的一个特点。 +<Ofq,.w{  
我们来下格律诗的一个定义。 `%))<&V6  
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韵律写成的诗。如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绝句、词,就是格律诗。每一首格律诗的句数,每一句的字数都是固定的;其中字的平仄,句的押韵、对仗都有一定的要求。 2EX2rj=  
简单地说,就是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一定要求的诗词。即在平仄、对仗、押韵、定句、定言、节奏和章法等方面符合要求的诗词,称为格律诗词。 o;jo^zo\  
格律诗有以下几个特点:每句的字数必须一样,限压平声韵且一韵到底,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 `sAJ$Vyv  
最常见的格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格律诗。 l|j*}em3  
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五绝,五律,七律,七绝。我们今天主要讲  的是五律。 \tbq7D  
五言格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式。 qf% b wr  
A、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E~jw U&  
B、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Hf/shwy  
C、平起平收:平 平仄仄平 6mo(Di4_  
D、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rBYp#-Ia  
括号里的字,可平可仄 [YW~iO%\  
如何区分 起收的问题,很简单 看诗的第一句第二字和最后一字的平仄来确定。 WD.:VGwE  
由这四个基本句式推演出了 五律、五绝四种格式。我们先来看下五律的四个格式. 69,dGB>  
首句仄起仄收: pcl P;OV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B xJ%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BMDvauF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n:J*Fj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HH$Je;8  
^$Ey,+zM  
我们来看首例诗 }=]T,f*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V4Z]<l'{@  
QmXvrcr  
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2Fl}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F 9<9-X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D6 ,_]W  
谁能告诉我,这首诗里,有几个是现代发声为平,古代发声为仄的如声字? <Jk1#\?Wc[  
我通常会说两句话,来概括古典诗歌的写作。第一句是“古典诗歌的写作首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u@#jCUdV  
这个要求大家使用正确的方法去读古人的作品 04oiLN(>i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读诗的窍门。首先抛开个人喜好去读古人的作品。这个读诗的窍门是一诗三读。 4I0bJ$*  
一读:首先要分清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熟悉诗中的典故,了解古典诗歌里的意象。熟悉如何遵循平仄而应用词汇;记住一些韵部里的韵字,记住一些入声字。 M{NLnh`@  
[%kA uLg\  
要了解到这篇作品的中心是什么。 &wdf P  
这个有利与新手去积累词汇和运用词汇。 这个是帮助大家积累词汇,积累韵部里的韵字,还有记住入声字的方法 。 mi ~o1sd~  
|zK~>!%  
同样也是增加古典诗歌积累的过程 。 52&*xb _A/  
这首诗的韵字,寒,残,难,看 e Y /:)EBZ  
 ch;PG`r  
觉出是入声字 ey {+V.B  
时不是入声 b)>6O Kl8  
但是 石,十,拾都是 $hAW@F4  
时在这里是仄? ow\'Bn 4  
这个压韵的字是十四寒韵。 }k|`rD b  
是平 %5OS@EI4i  
一直都是平 j3}&N`k  
时展画图看(仄)仄仄平平 RxUK.H]  
我们刚说了,括号里的字是可平可仄的哦 -]]5?qfC>x  
-&4gB=^pZ  
我常说韵书不好记,其实韵书不是用来记忆的,是用来查询的。 4uxly%.7j  
我们读古人诗的时候,同时可以记住一些常用的同韵部的韵字 C~sL ;  
格律诗唐科举规定,限压平声韵,并且只压一个韵部里的韵字。所以文人也形成了这样的规定,这样的话,我们很难掌握的入声字的问题,可以在平时读诗中得到解决,同时,关于韵字的问题, 3qXm $JR  
我们都知道韵书很难记,虽然说它不是用来记忆的,但是我们写诗总不能走哪带一本韵书吧。所以在我们读古人作品的同时,会记住不少同韵部的韵字。 <jU=}gev  
我们在来讲下对和粘的问题 HLwqbo$  
}0Y YBr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en_L&#|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kh<z&+BVA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pO`nav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X#d0P5{9,  
我们把诗中一三五七句叫为出句,2468句叫对句 NJ,&;EH  
Axmp:ac;:i  
我们来讲下什么叫相对, [Une\04Y  
相对就是说,五言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字平仄是相反的,七言出句和对句第二四字平仄是相反的 KFE"<l1FFu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下 和拈,下是仄声,拈是平声 JHp0r(:v  
这个就叫做相对 A@_dZ  
哪么相粘是说,第二句和第三句,第四句和第五句、、五言句中的第二字平仄是相同的,七言句中第二四 字平仄是相同的 x#IaXt] sY  
例如 &?oF#E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W!=a9a)GB  
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ZGSj/]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 #$Ond8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rQhfM"G\  
U18Ajc>  
我们以这首例诗为例 B3T?af  
大家看下,拈和经;觉和眼;肠和君 B<~%) C$}#  
平仄都是相同的 c-T f*qR  
大家看下,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每句的第二字的平仄关系 那么相粘是说,邻句相沾。邻句是指诗的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 {p}]Jw}-  
以此类推。 WREbrWO  
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必为这些格式记忆起来很困难而苦恼了。 jt.7 k4B%.  
所有的格律诗都符合对粘的要求,根据这个我们记忆这些格式就很简单。对记忆这些格式,大家都明白么? 9d<j3 _%  
如果不明白的话,还有别的记忆窍门。 nxF2+lYkw  
这个窍门大家只需要课后看几分钟就可以发现 N4BI<:   
我们接着来看这首诗,我们读这首诗首先要学会两点, >%GcfH1MH  
第一了解古人的写作背景,第二了解这诗好在哪?这个通过赏析都可以了解到,这个是第一个例诗,这里简单的讲下。以后的例诗,会不讲这些或者一带而过。 'yVhCR``U  
这首诗是晚唐 薛媛的作品,题目是“写真寄外” 薛媛是晚唐人南楚材之妻。楚材离家远游。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爱楚材风采,欲以女妻之。楚材欲允婚,命仆回濠梁取琴书等物。 /9Wb!zV&  
薛媛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 6dw|El`9g  
楚材内心疚愧,终与妻团聚。 这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久别丈夫的真挚感情,隐约透露了她忧虑丈夫“别依丝萝”的苦衷。 i dm5  
刻画心理活动既细致入微,又具体形象:时而喃喃自语,时而如泣如诉,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I' w!/#  
薛媛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 R lBgiZ  
楚材内心疚愧,终与妻团聚。 >tIH!}+  
这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久别丈夫的真挚感情,隐约透露了她忧虑丈夫“别依丝萝”的苦衷。 $TFxu|  
刻画心理活动既细致入微,又具体形象:时而喃喃自语,时而如泣如诉,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  
i]M:.)  
诗一开头,就通过手的动作来展示心理活动。她提起“丹青”画笔,正想下笔作画。 + #!#WX@  
0SSAN0d  
然而,她犹疑了。 <f] +KH  
4^ ;Bc  
不知道该怎么画,还是“先拈宝镜”,照照容颜吧。 T8Bd YsV  
}E!pJX.Ul  
可是一“拈宝镜”,却给她带来一股“寒”意。“宝镜”“寒”的原因,分不清是冰凉的镜体给人一种“寒”的感觉,还是诗人的心境寒凉。一“寒”字,既状物情,又发人意。 7&5=u6B  
J5ht\*$|  
第二联进一步写诗人对镜自怜:她心中已自感玉容憔翠,而此刻细细端详,发觉鬓发也开始有点稀疏了。 $]t] ,  
$w2_~]|55s  
“惊”是因为“颜索寞”而引起的心理活动。 n8:Tt_6Ys  
Drg<&_Q  
“已惊”表明平素已有所感触,而此时照镜,更惊觉青春易逝。“颜索寞”,明显易见;“鬓凋残”细微难察,用“渐觉”一语,十分确当写出她愈来愈苦这一心理状态。  g$J/T{r:%  
Ej$S*CwT_  
k<5_uYL_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泪眼”代指诗人的肖像,“愁肠”指心灵的痛苦。一“易”一“难”,互为映衬。 QjPhTG{{7  
du^nG5G6  
这里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在矛盾对比中,刻画怀念丈夫的深情。 尾联点出写真寄外的目的。 %{b_P  
]*>'Z]^  
@bIT~nlF  
诗人辞恳意切地叮嘱丈夫:“想你大概把我完全忘光了吧,送上这张画,让你时时看看我。”“恐”,猜想,是诗人估量丈夫时的心理状态。“浑”,全也。一“恐”一“浑”,准确地描绘出自己微妙的感情活动。 ? Qga=  
:I^%eKCS  
z,v`{c8h  
失替是 联律中的术语 Cb2P7^m3  
Xj .+^K  
和律诗中失对一样,如果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同,就叫失对,联中叫失替 &CjqNC/g  
初学者,读诗要结合赏析,注释来读。 ^61 0Wyp  
xuqjk*+f  
0]? Tp~  
我们看下五律的其他三种格式 ovCSj(}?}  
mIH )QbA%  
_mf2q'9E  
首句平起仄收: @hO6&pa Fh  
ENP25wV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N FT]@bx/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3k:#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W`f*( SJ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e>|%  
我们来看下一首例诗,贾长江的一篇作品 \bhvNXTow  
uO Mx*  
ArOBRg`0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x2fq?-]&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tIu\p#iI's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CWg]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jj#9(KE  
G}F@UA5  
"1EqEolw  
这里需要讲下一点,就是五言格律诗包括五律和五绝,它们最常见的格式,就是第一句不压韵。 vuomO=*.8  
tT{@.m  
mzB-fM  
也就是首句仄起仄收和首句平起仄收。这里需要记住的入声字,是石,同音的还有十,拾,实,这些都是入声字。这首诗压韵是压的十三元韵。 /t 2Ldsq  
]@z4 -^S#  
具体赏析,我们这里就不讲了。 |+ !qb{  
Eic5}~G*  
9, .*9`F  
刚说了,五律的常见格式是第一句不压韵的, V~9Fp8?  
-g'J_P$2A  
闲居少邻并,平平仄平仄,这个是平起仄收格式的一个变格,以后我们会讲到这个的 h&/R)Ki'A  
4*?[oYeh  
首句平起平收: bUpJ 6_  
0y[y<6C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KP= VEh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A>2GJV1: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Cue7Xod@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Q*&  
'v2Y;+k0  
\93Z29W .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Vob !U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KlA\{,d;>&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npz#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dD.SV-.  
\X ^D-bTX  
5 &KwCvzG  
这首大家来找下,哪几个字,是我们要记住的入声字? vR+9 +   
夹和阁 A.diD])>d  
夹阁是我们要记住的入声字,同时也要记住这些韵字,属于八更韵的。 XYf8dk<Z  
首句仄起平收: 8jN`Cj`w  
Se1|l}#^G  
+4[/=dwk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Ly7|vQ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7#j;`7!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V'I4*&M^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WGglDh[T y  
我们来看下一首例诗 md3D*!&g  
%iYth[<E$&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m.eIp/:>,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W X.CJ%;|y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p}Ww[ M,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S,GDh<90Cp  
五律的四个基本格式,已经讲完。 @6o(;-k&h  
,cq^\xR  
这里在说下,律诗的一个规则:律诗中间四句要求必须对仗 |=w+*YA+<  
回看射雕处 这句的平仄是 平平仄平仄 *ikqQ4  
刚说的 平起仄收的一个变格 cOfGt{ B*  
u&KJ6o  
这里还要说一下,有些字,现在发音为仄,但是古音呢为平仄两用。如 思,过,看,忘,听,望 WAR Eq  
www.xzshici.cn/viewthread.php?tid=548&extra=page%3D2 `K|HSb!2)  
vwAk8?"Z  
平仄两读的字,大家可以看下。 a$[pvr+O'  
q.kx?UfD^  
这里要在简单的讲下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一、意境和意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 C^=/B%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是意象的升华。 j' ^6-U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S^5 !F D  
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 V4]'+-  
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直至孤帆消失了,依然站在立江边,若有所失,从而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挚意。 k5 nlv\oL  
作业:在唐三百书中,各找出(五律)这四个格式的例诗各一到三首,标出诗的平仄和诗中的一些入声字,还有韵字 p$LM{I  
aC3!=E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7717) |  收藏